神經性暴食症(Bulimia nervosa)又譯心因性暴食症或神經性貪食症,一般簡稱為暴食症。

 1231.jpg

暴食症是一種飲食行為障礙的疾病。

神經性暴食症的症狀是持續性的快速過度進食,且無法自我控制。

患者極度怕胖,對自我之評價常受身材及體重變化而影響。

經常在深夜、獨處或無聊、沮喪和憤怒之情境下,頓時引發暴食行為,無法自製地直到腹脹難受,才可甘休。

暴食後雖暫時得到滿足,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、自責及失控之焦慮感又促使其利用不當方式(如催吐、濫用瀉劑、利尿劑、節食或過度劇烈運動)來清除已吃進之食物,企圖阻止體重增加,

此種暴食——清除行為,通常在隱秘下進行,若每週發生兩次且持續三個月以上,即符合神經性暴食症之診斷標準。

 

這種心理疾病通常發生在體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年輕女性,與神經性厭食症有關聯性。

平均來說,每一百位女性中便有三位受到影響。

 

 

309.gif309.gif309.gif309.gif309.gif  

 

 

心因性暴食症的主要特徵

5165.bmp 

 

生理上

  • 於一段時間內(例如2小時內)失控地狂食,而份量比一般人於相約情況下吃得異常之多;
  • 狂食後扣喉、服食瀉藥/利尿劑、節食/禁食或狂做運動,以用作補償行為來避免體重增加;
  • 患者平均每星期出現以上狂食及補償行為最少2次,而且持續3個月或以上;
  • 自我評價極受身形及體重影響
  • 體重起伏不定
  • 經期不定
  • 沒有氣力,面容十分憔悴
  • 長期嘔吐引致:
    • 腮位腫脹、蛀牙
    • 電解質不平衡,心跳紊亂
    • 扣喉時胃酸令手指潰損
  • 長期使用瀉藥引起腸胃問題
  • 脫水


 心理及社交

  • 感覺失控,覺得自己無用及自我形象低
  • 終日不由自主地想著食物,但心底裡卻纏繞著減肥之意欲
  • 自我價值建基於體型上
  • 狂食後會出現抑鬱、焦慮、內疚的情緒或自毀行為
  • 常與家人爭拗,關係變得緊張
  • 在朋友面前吃得正常,然後偷偷地獨自狂食
  • 減少與別人一起進食,社交圈子縮窄

行為

  • 一時拒絕進食,一時又失控地進食異常多份量的食物
  • 偷偷地獨自狂食
  • 偷偷地收藏大量食物於家中
  • 進食後長時間留於洗手間(嘔吐)
  • 狂做運動、扣喉、濫用瀉藥、利尿劑或減肥藥及節食捱餓
  • 盜竊(起初通常偷食物)

309.gif309.gif309.gif309.gif309.gif  

暴食症的治療

  

 

治療暴食症不像是在治療感冒吃個藥過一段時間就好了。

它像是要戒酒一樣,需要持續的努力與警覺。

暴食症患者往往是低自尊,所以一有壓力,她很容易感受到焦慮,就會習慣用食物來發洩。

又因為她是低自尊,對自己沒有信心,她就會極端地用身材來評價自己。

只要自己一胖起來,她就覺得自己醜得要死。

所以,要治療暴食症,提升個體的自尊是一個根本的工作。但這也是最難的部分。

 

654.bmp 

 

  以營養師的立場,首先是建立正確的飲食及體重認知之觀念,

第二,要求患者填飲食日誌包括進食內容、地點及情境,以瞭解飲食形態和暴食情形,

第三,養成三正餐定時定量之習慣,

第四,準備低熱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熱量食物,

第五,避免患者獨自進食且進食時不做其他事情如看電視,最後可利用其他方法轉移非進食時間想吃東西的欲望如運動、聊天等。

 

  醫生採用以心理治療為主、藥物治療為輔的治療方法。

因為,它是一個病程較長,難度較大的治療過程,需要一個全面的由心理和醫學專家給出的治療計畫,有時也需要家庭的合作。

在一些案例中,家庭問題的解決,對暴食症的康復是極其重要的。

 

  目前對此最有效的治療,是包括對個人或對整個家庭進行的認知行為治療。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醫生通過獎勵或示範正確的行為,來改變患者的進食行為,並且幫助患者改變扭曲或僵化的思維模式,這種思維模式與他們的症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
  如果不進行治療,暴食症有可能變成慢性障礙,並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。

 

 

znmmnymzknym0wcnmdbj.gif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不妨按右下角的cto-index-article.gif 推薦一下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ral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